Quantcast
Channel: 陈建武汉字歌的博客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4

敢问汉字为什么:冬,为什么冬季?冬烘?又战鼓冬冬?

$
0
0

【原创】作者:陈建武   陈韵彬

《字慧学堂》系列丛书之

 

        《敢问汉字为什么·千字文》

一一打破砂窝问到底,透彻认识天下字

 

三(7)寒来暑往,秋收[冬]藏:寒暑循环变化,来了又去,去了又来;秋天收割庄稼,冬天储藏粮食。

 

冬(拼音、笔画、笔顺、字形演变、彩色配图等姑且省略)

冬,为什么冬季?冬烘?又战鼓冬冬?

      中国古人经过长时间的观察,发现太阳每天照耀大地的时间,总是由短至长,又由长至短,使天气发生寒暑冷热的变化,进而推算年复一年、周而复始的一年四季,以及十二个月、二十四个节气的时间;将一年四季分别命名为春、夏、秋、冬。冬天,是每年十二个月中的最后三个月、二十四个节气中的最后六个节气。在篆文先生的眼里,恰似太阳每年从日照时间由短渐长而春暖花开的春季出发,走过日照时间长而又赤日炎炎的夏季,历经日照时间由长渐短且天气由热变凉的秋季,终于来到日照时间短而又天寒地冻的冬季。这是篆文先生在甲骨文基础上,用“冬”字描写的冬季。

      “冬”在甲骨文中是指事字,字形像由一根两端都打了结的绳子,指向“从头到尾,一年所有的时间都已经终结”。此后的篆文演变为会意字,由“攵”(zhi三声)和有冰冻含义的“仌”(bing一声)构成;“攵”在甲骨文中是象形字,字形像两腿行走时后腿跟上前腿的样子,有从后跟上、行走的含义,又有终于到达、终的含义,与“仌”合起来更明确地表示:一年的时间来到年终寒冷的冰冻季节。“冬”,由此产生年终寒冷季节的含义。以后的字形,是字符规范化的变体。

      用于表示一年中的第四季,农历十月至十二月,如:冬季、冬天、冬眠、春夏秋冬、寒冬腊月。唐朝时,人们叽笑一位迂腐、浅陋的考官,如同冬天只会烤火取暖的弱智者,借指迂腐、浅陋:冬烘头脑。“冬”的读音像敲鼓的声音,用作象声词,如:战鼓冬冬。用于姓。

【冬字成语】

      [寒冬腊月]腊月:农历十月至十二月;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。[冬温夏凊]凊(qing四声):凉;冬天使父母温暖,夏天使父母凉爽;指人子孝道。[冬烘头脑]冬烘:迂腐,浅陋;唐朝郑薰主持科举考试,误以为颜标是颜真卿的后代,把他取为状元,被人作诗嘲笑“主司头脑太冬烘,错认颜标作鲁公(颜真卿);指头脑糊涂、愚腐,不明事理的人。[冬寒抱冰,夏热握火]冬天寒冷却要抱冰,夏天炎热却要握火;形容刻苦自勉。

【与小朋友说冬】

      冬寒抱冰,夏热握火:寒冷的冬天,敢在冰天雪地锻练;炎热的夏天,勇于挑战火热的煎熬。形容刻苦自勉。

【冬字造句】

强身健体的小朋友:

      俗话说:“冬练三九,夏练三伏。”在最冷的冬天和最热的夏天顽强地坚持锻炼,才能使体魄更加强健。想想,你有“冬寒抱冰,夏热握火”的勇气吗?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 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4

Trending Articles